年会报告丨王春:如何理解“田园综合体”
导读
11月18日,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东莞召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王春以“田园综合体:学习和解读”为题阐释了2017年热门议题 “田园综合体”。
王春 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发布后,“田园综合体”逐渐成为热点词汇。特别是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田园综合体又引起了新一轮的广泛关注。
在年会的演讲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王春从“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以及“谁来做”这五个维度对“田园综合体”概念进行了全面的解读。
田园综合体:新概念、新模式、新实践
虽然“田园综合体”这个词前几年就有,但是它真正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是在2017年的一号文件公布以后。许多人认为这份文件主要针对农业部门,但第16条有提到“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而且农村的规划建设是住建部门需要关注的。
文件中强调了“加强特色村镇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风貌等建设”,而且提到了三个层面的支撑:①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②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为一体;③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我们认为田园综合体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以田园为本底,提高农业、农村的多元的价值,对乡村进行综合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和含义比城市综合体宽广很多,而且是一种新的模式。它意味着三产融合、三生同步、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探索农业农村发展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模式。
我们还认为田园综合体是一个新的实践。每年国家的一号文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都有不同的阐述和重点。在2017年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我们认为它是产业创新、城乡协调、绿色发展、开发开放、合作共享这五大发展新理念的贯彻落实。
类似的词还有很多,比如说农业综合体、农民综合体、生态农庄、市民农庄、共享农庄以及家庭农场,包括现在的特色田园乡村。这些都是大同小异,都是立足“三农”问题解决的措施,只是角度和力度不同而已。
与田园综合体相关的6个关键词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第16条中,可以看到与田园综合体相关的6个关键词:农村合作社、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农业综合改革。
农村合作社之前叫做“农村专业合作社”,2006年国家专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民合作社”概念,把“专业”两个字去掉了。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到“农民合作社”,是从单一农业产业的合作经营扩展为生产、供销、信用的合作,是从专业化服务向综合化生产运营的转变。
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以及农事体验这三个关键词可以用一句话来解读:循环农业是一个资源与环境友好型的农作的方式,创意农业是以农业为主题的创意的产品或活动,农事体验是对乡村生活生产方式的认知和体验。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综合开发的利用的活动。农村综合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税费改革”后,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对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里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进行综合改革。国务院农村综合开发办公室和农业综合改革办公室都设置在财政部。
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出处和关键词的解读,我们认为田园综合体是以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为核心要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多功能于一体,是一产二产三产的产业融合,是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复合,是农业文化旅游的业态综合,是人、地、钱、市场、信息、技术等要素的聚合。
在这里,现代农业是基础,综合业态是关键;休闲旅游是导向,要素集聚是支撑;田园社区是载体,乡村文化是特色;合作共享是目标,生活体验是价值。单纯的地产和乡村旅游都不能叫做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的现实意义
从时代背景看,田园综合体的推出正值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之际。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乡村振兴”,研究的成果也要看重实用的意义。以贵州为例,田园综合体有以下现实意义:
1、贵州山地农业的缺点是规模小、生长慢、难以机械化,优点是品种多、质量好、有地方特色,田园综合体特别契合贵州发展精致、品牌农业,助推黔货出山。
2、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有城市带动、镇村联动、城乡互动三条路径,田园综合体特别适合城乡互动发展,经营美丽乡村,不离土不离乡,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而且成本比较低。
3、贵州绝大部分旅游资源分布在乡村,自然风景环境优美,少数民族风情浓郁,地方特色风物丰富,田园综合体特别符合“多彩贵州”发展全域旅游的要求。
同时,田园综合体还是贵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好载体、大扶贫战略行动的好平台、大生态战略行动的好抓手。因为田园综合体可以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建立长效的机制,有助于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有助于贵州实施百姓富裕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三大功能板块: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
田园综合体可以拓展多功能,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和催生新的业态。它的功能可以归纳为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以及田园社区三块。
现代农业:是高风险、高成本、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其中循环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是根本要求,科技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是发展路径,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是融合方向。
在发展的过程中,从种植业、养殖业到加工业、服务业,一产要和二产三产深度融合,即把城市的第三产业市场挖掘到农村里面,带动农村的第三产业,推送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休闲旅游:传统的休闲旅游就是吃、住、行、游、购、娱,现在新的休闲旅游还包括了文、教、养。文化需要立足地域特色,不断发掘和传承;教育除了亲子教育、科普教育,现在还有特色的教育;在康养方面,大健康产业越来越多,除了环境设施还要关注服务质量。
田园社区: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服务便捷、和谐共享的新型农村社区,包括原住民、新住民和游客。实际上在田园综合体,原住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三产融合了,他会有更多的就业的机会和创业的平台,同时“三生”同步会改善它的生活。新住民包括养老养生群体和青年创业群体。在这种环境中,游客也是很大的受益者。
在这三大功能板块中,产业是基础。田园综合体共有四大产业链条:以特色农产品和田园资源为载体的核心产业;支持种植、养殖生产及开发相关的支持产业;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配套形成的产业;通过创新驱动、文化创意来拓展的衍生产业。
在功能板块和产业链条之外,还有六大支撑体系:农业生产经营、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保育、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善以及运营体系优化。
田园综合体需要根据村落的比较优势而定
田园综合体的基本原则是确定发展定位、目标、方式、路径和时序,注重统筹推进,要循序渐进。
实际上,田园综合体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可以做,需要根据村落条件和比较优势而确定。田园综合体的主要市场一定是市民,交通一定要便捷,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同时开拓旅游分流市场,体验田园生活。当然基地本身也要有山有水,有田有园。
现在的田园综合体有四类:第一类是乡村地产或者是休闲地产类;第二是农业园区类,在农业园区的基础上增加了休闲旅游的功能;第三类是传统村落构建的魅力乡村;第四类是自然禀赋一般的村庄,需要根据比较优势振兴乡村。
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从谋划到规划,从站位到定位,从格局到布局,从业态到形态的转变。
最后是产业基础和社区功能的完善,让城市反哺农村,让农村更像农村。对于田园综合体而言,不卖资源卖服务,不卖田园卖生活,让配置资源各得其所。在管理方式上,统一管理,分散经营,引入品牌,让专业团队做专业的事。
田园综合体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市场运作和多方参与,达成合作共享。
具体而言,政府是田园综合体“交响曲”的指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主力军,而农民要充分参与和受益于田园综合体。
在这里,国家做顶层设计,明确基本要求和路径。农业部门负责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财政部门负责涉农资金的整合,国土部门负责土地用途,发改部门负责改革农村投融资体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村集体、农民合作社以及相关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不光要建设,还要有运营管理的能力和拓展创新的能力。
此外,农民要充分参与和受益于田园综合体。充分参与包括5个维度:投入参与股份合作,获得投资性收入;流转农用地经营权,获得财产性收入;利用民房自主经营,获得经营性收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获得劳务性收入;参加服务管理工作,获得工资性收入。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城市有城市的好处,乡村有乡村的好处,我们希望不用回故乡也可以感受到情怀和乡愁,不去远方也可以感受诗意的生活。
注:本文根据速记整理,未经专家审阅
年会精选
觉得好,请点赞↓↓↓